淮南第二十六中学

Huainan No.26 Middle School

你现在的位置是: 本站首页>> 学校概况 >> 规章制度

【安全管理】淮南二十六中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来源:本站 作者:管理员 发表时间:2025-09-01 10:48:54 点击次数:

为切实加强消防安全管理,预防和减少火灾事故,保障全校师生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及相关文件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制度。

一、工作方针

校消防安全工作坚持 “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的方针,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的管理机制,确保消防安全工作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的全过程。

二、消防安全责任体系

学校消防安全领导小组职责

学校成立由书记、校长任组长消防安全领导小组,主要职责如下:

1贯彻执行国家及地方消防安全法律法规,制定学校消防安全年度工作计划和长远规划;

2定期召开消防安全工作会议(每学期不少于 2 次),研究解决消防安全重大问题,部署消防安全工作;

3组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督促整改火灾隐患;

4负责消防设施、器材的配置、更新与维护,保障消防安全经费投入;

5组织开展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和应急演练,提升师生消防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6发生火灾事故时,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指挥灭火、疏散和救援工作,并按规定上报事故情况。

部门消防安全职责

1.保卫科

作为学校消防安全管理的具体执行部门,负责日常消防安全巡查、检查,建立巡查台账,及时发现并督促整改火灾隐患;组织消防安全教育和应急演练,配合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开展工作发生火灾时,第一时间组织初期火灾扑救,引导人员疏散,协助做好事故调查。

2.总务处

负责校园内用电设备、线路的安装、检修和维护,确保符合消防安全标准,严禁私拉乱接电线;负责校园施工过程中的消防安全管理和校园消防设施的维护工作负责学校仓库(如物资仓库、药品仓库等)的消防安全管理,严格执行物资堆放标准,严禁易燃易爆物品与火源、电源靠近,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

3.教研处

负责图书室、微机室、实验室等功能室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确保实验设备和化学品的安全存放和使用。定期对实验室进行消防安全检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组织开展实验室人员的消防安全培训和应急演练。

4.教

l  负责本处室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确保本处室活动中的消防安全。监督学生遵守消防安全规定,定期对本处室消防设施进行安全检查,及时上报存在的安全隐患。日常工作中融入消防安全知识教育。

(二)岗位消防安全责任制

1.班主任责任

l负责本班级的消防安全教育工作,定期开展消防安全主题班会监督学生遵守消防安全规定,及时纠正违章行为参与组织本班级的应急疏散演练。

2.任课教师责任

l  全体教师应自觉学习消防安全知识,参加学校组织的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和应急演练,掌握基本的火灾预防、报警、疏散逃生和初期火灾扑救技能;在课堂教学中融入消防安全知识,增强学生的消防安全意识发现课堂上的消防安全隐患,及时报告并协助处理。

3.宿舍管理员责任

l负责学生宿舍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定期检查宿舍内的消防设施和电器设备。监督学生遵守宿舍消防安全规定,禁止违章使用电器和明火。参与组织宿舍区域的应急疏散演练。

三、消防安全日常管理

用火用电安全管理

1校园内严格控制明火使用,确因教学、实验、维修等需要使用明火的,必须提前向保卫科申请,经批准后在指定地点、指定时间使用,并配备专人监护和必要的消防器材,使用完毕后及时熄灭明火;

2严禁在校园内燃放烟花爆竹、焚烧垃圾或杂物,严禁在教学楼、图书馆等建筑物周边堆放易燃物;

3电气设备、线路的安装、检修必须由持证电工操作,严禁非专业人员私自操作;定期对电气设备、线路进行检查(每季度不少于 1 次),发现老化、破损、短路等问题及时维修或更换;

4学生宿舍内严禁使用大功率电器(功率超过600W 的电器),严禁私拉乱接电线、私自改装插座,严禁将电器放在床上、被褥上使用;

消防设施与器材管理

1消防设施、器材的维护保养责任到人,定期进行检查(灭火器每月检查 1 次,消火栓每季度检查 1 次,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每月检查 1 次),发现损坏、过期、失效等情况及时维修或更换;

2消防应急通道、安全出口必须保持畅通,消火栓、灭火器周边楼梯间、楼道内不得堆放杂物、停放车辆。

重点区域消防安全管理

1、教学与办公区域

每日放学或下班后,各室、班级负责人必须检查本区域内电器是否关闭、电源是否切断、门窗是否锁好,消除火灾隐患;教室、办公室用电设备使用完毕后及时关闭,定期清理设备周边的灰尘,防止散热不良引发火灾。

2学生宿舍

宿舍管理员每日检查宿舍内是否存在违规用电、存放易燃易爆物品等情况,发现问题立即制止并上报;宿舍内的照明、插座等电气设备由学校统一管理,学生不得私自更换或改装;宿舍楼道、楼梯间的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必须完好,每日检查,确保断电时能正常启用。

3图书、实验室

图书内严禁吸烟,严禁使用明火,电气设备定期检查,下班前关闭电源;

实验室的化学药品分类存放,易燃易爆药品单独存放于防爆柜中,使用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实验结束后清理残留药品,关闭电源、水源;

四、消防安全教育培训与应急演练

消防安全教育培训

学校每学期组织不少于 1 次全员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消防法律法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火灾预防知识、火灾报警方法(拨打 119 时说明火灾地点、燃烧物质、火势大小、报警人姓名及联系方式)、疏散逃生技巧、初期火灾扑救方法、消防设施器材使用方法等;

学校通过宣传栏、微信公众号、主题班会、消防演练等形式,常态化开展消防安全宣传,营造 “人人关注消防、人人参与消防” 的氛围。

消防应急演练

学校每学期组织不少于1次全校性消防应急演练,演练前制定详细预案,明确疏散路线、集合地点、责任人及注意事项;演练过程中,各部门、各班级按照预案分工,组织师生有序疏散,确保不发生拥挤、踩踏等安全事故;疏散后,及时清点人数,向领导小组报告;演练结束后,学校组织总结评估,分析存在的问题,完善应急预案,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五、火灾事故应急处置

火灾报警与初期处置

任何人发现火灾时,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1立即拨打 119” 报警,清晰说明火灾发生的地点、燃烧物质、火势大小、报警人姓名及联系电话;

2立即向学校保卫科或消防安全领导小组报告,同时利用就近的消防设施、器材(如灭火器、消火栓)开展初期火灾扑救,扑救时注意自身安全,避免盲目行动;

3若火势无法控制,立即组织周边人员疏散,引导人员沿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有序撤离,提醒人员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弯腰低姿前行,避免吸入有毒烟气。

应急疏散与救援

学校消防安全领导小组接到火灾报告后,立即启动《淮南二十六中消防应急预案》,组长或副组长统一指挥,各部门按照预案分工开展工作:

1疏散引导组(由教导处、教研处、班主任、宿舍管理员组成):组织师生沿预定疏散路线撤离,确保每个区域都有专人引导,关注特殊人群,防止遗漏;

2灭火行动组(由保卫科、总务处工作人员组成):利用消防设施、器材开展灭火工作,控制火势蔓延,为疏散争取时间;

3医疗救护组(由德育办、校医室人员组成):在安全区域设立临时救护点,对受伤人员进行初步救治,协助专业医疗人员转运伤员

4后勤保障组(由总务处组成):保障应急照明、通讯设备、消防用水供应,切断火灾区域的电源、燃气,防止次生灾害;

5联络协调组(由办公室组成):负责与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医疗部门、教育主管部门的联络,及时上报火灾情况,传达指令。

火灾事故调查与处理

1火灾事故扑灭后,学校配合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开展火灾事故调查,如实提供火灾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损失等情况,不得隐瞒、谎报;

2学校对火灾事故进行内部调查,分析事故原因,明确责任人员,按照有关规定对责任人进行处理(如通报批评、绩效考核扣分、纪律处分等);

3总结火灾事故教训,制定整改措施,完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4按照规定向教育主管部门上报火灾事故调查报告和处理结果。

六、监督检查与责任追究

消防安全监督检查

建立 “日常巡查、定期检查、专项检查” 相结合的消防安全监督检查机制:

1日常巡查:保卫科每日对校园重点区域进行巡查,班主任每日对班级进行巡查,宿舍管理员每日对宿舍进行巡查,发现隐患立即整改,无法立即整改的及时上报

2定期检查:学校消防安全领导小组每季度组织 1 次全校性消防安全检查,寒暑假前、重大节假日前组织专项检查,形成检查报告,明确隐患整改责任人、整改措施和整改期限;

3专项检查:针对火灾高发季节、重大活动(如开学、运动会等),开展针对性的消防安全专项检查,重点排查电气设备、消防设施、疏散通道等关键环节对检查中发现的火灾隐患,实行 “台账管理、销号制度”

责任追究

对未履行或未正确履行消防安全职责,导致发生火灾事故或造成火灾隐患的,依法依规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