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第二十六中学

Huainan No.26 Middle School

你现在的位置是: 本站首页>> 党建平台 >> 学理论 悟思想

中安时评:开学第一课|要传承大学之精神 立爱国报国之志

来源:本站 作者:管理员 发表时间:2021-09-02 08:24:20 点击次数:

       9月是很多大学正式开学的日子,数百万的青年学子将第一次迈入大学校门,开启一段人生新旅程。“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在“七一”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地指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三个不负”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中国青年提出的要求,也是一份沉甸甸的嘱托。广大青年学子要以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为遵循,从迈入大学开始,就要树立“三个不负”之志,在大学中学知识、增才干的同时,培养责任和担当,牢固树立服务社会、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人生理想,切实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不断努力奋斗,成就自我,成就未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要学习西安交通大学“听党指挥跟党走”的“西迁精神”。2020年4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西安交通大学考察时指出:“'西迁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精髓是听党指挥跟党走,与党和国家、与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具有深刻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上世纪五十年代,一批朝气蓬勃的交大人怀着对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无限忠诚,义无反顾奔赴条件艰苦的大西北,开创了新中国知识分子面向共和国未来的一次伟大长征,并用激情和热血铸就了“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的“西迁精神”。“西迁”中,无论是教授还是学生,无论是职工还是后勤,在这场以爱国为目的西迁中,都展现了高度负责的主人翁态度、义无反顾的献身精神和雷厉风行的工作热情,时至今天仍能给人以倍加鼓舞和激励。“西迁人”始终奉行“党需要我们到哪里,我们就到哪里”的坚定信仰,舍个人之小我、为祖国之大我,体现公而忘私、埋头深根的奉献精神。这些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用实际行动,去扎根,去奋斗,去勇攀高峰。

  要学习西南石油大学“为祖国加油,为民族争气”的“石油精神”。西南石油大学诞生于我国人才奇缺、石油匮乏、遭受严厉石油禁运的20世纪50年代,面对洋专家的“中国贫油论”和国民经济建设的困难以及四川石油大会战的急需,首任院长马载率领一批来自清华大学、北京石油学院等单位的年轻教师,怀着“兴油报国”愿望,义无反顾地投身到为石油工业培养人才这项光荣而伟大的事业中来。从此,凝聚了艰苦创业、苦干实干、“三老四严”的石油精神,成为了西南石油大学精神本质的底蕴和发展的因子。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学校通过持续奋斗,展现出了“为祖国加油,为民族争气”的精气神。几十年来,学校始终心系人民、胸怀祖国,以服务人民、服务祖国为理想追求,克服了交通不便、地域优势缺乏、人才引进较难等诸多困难,使学校的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在同类高校中独树一帜,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科在全球名列前茅。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一代又一代的西南石油学子,在“为祖国加油,为民族争气”的激励下投身祖国的石油事业,为祖国发展、人民幸福贡献着自己的青春力量。

  要学习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扎根杨凌,情系三农”的“西农精神”。“扎根杨凌、胸怀社稷;脚踏黄土、情系三农;甘于吃苦、追求卓越”,这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80多年办学历程积淀和孕育出的“西农精神”。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作为我国西北地区农业高等教育的发源地,诞生和孕育在中华民族水深火热的战乱灾荒年代,建校八十多年来,一代代师生在“建设西北”“开发西北”“兴农兴学”口号的感召和鼓舞下,秉持“为充实民生与国防” 的立校宗旨,践行“诚朴勇毅”校训和“经国本、解民生、尚科学”的办学理念。几十年来,学校扎根西北偏远小镇——杨凌,呕心沥血、默默耕耘、继往开来,为推进旱区农业现代化、保障和改善民生取得了彪炳史册的辉煌业绩,为推动西北乃至全国的农业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同时也积淀形成了宝贵精神财富——西农精神。西农精神的形成是学校与国家、民族同呼吸、共命运的崇高精神境界,是学校与时俱进,紧跟时代发展脉搏、砥砺奋进的壮美华章。80多年来,西农精神支撑和引领着广大学子在推动西北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中薪火相传、继往开来,战胜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取得一个又一个享誉国内外的农业科技成果。

  爱国的方式有千万种,有人将爱国抒发在从地底深处掘出的石油内,有人将爱国描绘在高产的万亩稻田里,有人将爱国凝固在飞架南北的大桥上……从我国许多所大学的校训和建校历史中,我们总能感受到强大的爱国精神与磅礴力量。千淘万滤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祝愿踏入大学的新生能够在大学学习期间结交良师益友,享受学习的快乐,感受成长的真谛,在最美好的年华,立鸿鹄之志,以“三个不负”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成为国家、民族复兴中的那一滴油、一束苗、一座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