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第二十六中学

Huainan No.26 Middle School

你现在的位置是: 本站首页>> 信息公开 >> 规划计划

淮南二十六中第一轮三年发展规划终结性督导评估暨执行情况报告

来源:本站 作者:admin 发表时间:2019-09-29 17:49:15 点击次数:

淮南二十六中(原名化三建学校)建于1959年,20061月划入地方政府管理(改为现名)。学校位于淮南市泉山,中化三建生活区内。学校现有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办学层次,64个教学班,到20129月,在校学生3754人,在职教职工230人。

一、认真开展终结性督导评估自评

1、加强组织领导。新学期开学一周后,我校迅速成立了首轮发展规划终结性督导评估自评工作领导小组。

长:王耀晖(党委副书记、副校长)

副组长:任恩陶(党委副书记),廖光八、路玉良、汪长友(副校长)

员:张岚、王宝虎、许云光、王艳、严加胜、曲云涛、刘伟、张敏、崔晓、宋义军、周世春、符宁、蔡瑞霞。

领导小组下设自评工作专项小组,由王宝虎任组长,周世春任副组长。领导小组对自评工作进行了分工,并分三个阶段开展自评。

2、学习指标体系。20129月,我校组织领导小组成员认真学习淮教督〔20123号文,以及淮南市中小学发展性督导评估基础性指标体系和发展性指标体系。

3、精心组织自评。按照三个阶段进行,一是各部室在分管领导指导下对照《淮南二十六中第一轮三年发展规划》和淮南市中小学发展性督导评估基础性指标体系和发展性指标体系(自选)进行自评;二是学校自评工作专项小组开展自评,完成自评报告;三是自评工作领导小组认真审议由自评工作专项小组提供的自评报告,在此基础上开展全局性自评,在充分发扬**、全面总结、分析评价的基础上,最终形成《淮南二十六中第一轮三年发展规划(2009-2012年)终结性督导评估(义务教育绩效考核)自评工作汇报。

二、全面评估规划指标达成情况

1、学校发展目标全面达成,基本实现向名校跨越

20099月,我校制定的发展目标是,“经过三年的努力,要把淮南二十六中建设成为结构合理、规模适宜,高质量、高品位、有特色、现代化的学校”。

三年来,我校始终保持小学、初中、高中三个教育层次的结构,办学规模小学除三、四年级各三个班外,其余每个年级四个班,共二十二个班;初中每个年级八个班,共计二十四个班;高中每个年级六个班,共十八个班。全校六十四个班,每班平均学额五十五人。全校学生总人数控制在3600人。

三年来,我校在市教育局的坚强领导下,在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坚持“以人为本,文化立校,科研强校,质量兴校”的工作方针,顺利通过市级示范高中评估验收,教育质量全面达标,办学水平同步提升,基本实现了由知名学校向名校的跨越。

2、教师队伍素质整体提高,名师工程建设成果显著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我校十分注重队伍建设,特别是教师队伍建设。在第一轮发展规划中,我校确立教师专业发展在学校建设和发展中的核心地位,强调健全完善教师队伍建设的体制机制。

三年来,我校制定了教师专业发展规划,扎实开展校本研修和校本教研,为教师专业发展创造条件。通过开展校本研修、班主任论坛、青年教师教学大比武、目标引领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等教学技能竞赛活动,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和班级管理能力得到普遍提高,同时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注重专家引领,加大经费投入把教师送出去学习和培训。

三年来,我校积极推行名师工程建设,鼓励教师成名成家。通过2010年的市级评选,我校市学科带头人、市级骨干教师达27人,占全校教师比例达14.4%(目标是13%),超过规划目标1.4个百分点。2011年,在安徽省第十批特级教师评选中,我校王宝虎老师过关斩将,获得了安徽省特级教师称号,为二十六中名师队伍建设取得重要突破。随着汪长友副校长调入我校,目前,二十六中现有两位省特级教师,值得庆贺。2012年,我校涂波、郑慧娟、吴静、孔维军、夏昕、苏虹教师在淮南市首届名师工作室成员选拔中顺利入选,成为市属学校入选学科最多、人员最多的学校之一。

3、坚持德育为先,注重德育与学校教育的结合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我校在春学期、秋学期开展的第一项任务就是抓德育。学校每年三月份开展“安全、健康、文明”主题教育活动,有工作计划、有活动主题、有考核措施、有评选表彰,重在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提升学生的文明素养;九月份为德育专题活动月,召开新一学年学校德育工作会议,重在开展教育环境建设,发挥了环境育人的作用。

三年来,我校认真落实班级考核与管理,把学生行为表现与班级考核目标结合起来,通过举办班主任论坛,提高班主任队伍的管理水平,我校注重团队工作,广泛开展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中学生社团活动、“赞师德,颂师恩”等主题教育活动,促进学生成长。学校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推广和应用省级课题研究成果,特别在中、高考前,为毕业年级学生开展心理疏导,很好的发挥了“心理咨询室”的作用。

三年来,我校师生安全、文明,学生违法犯罪率为零。学校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扎实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师生共同创造着有道德的校园生活。

4、尊重教学规律,建设有效与高效课堂,教育质量全面达标。

在第一轮发展规划中,我校以“培养健全的人格形象和优秀的学习品质相统一的合格人才”为目标,办满足学生发展需要的教育,稳定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

三年来,我校严格执行课程标准,按照部颁计划开齐开足所有课程,保证开足课时。各部室、各年级组、各学科组分别制定工作计划和教学进度计划,教学中严格执行集体备课,探索和运用“基于目标下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建设有效课堂,打造高效课堂。教学质量实行目标管理,形成教学质量分析评估机制。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学生体质健康达标率为95%,毕业生《国家体质健康标准》合格率为100%。实施大课间活动方案,学生每天参加体育锻炼活动不少于1小时。重视开展卫生健康教育,校园卫生整洁,卫生督查常态化。

三年来,我校始终坚持一个中心,就是“加强管理,提高质量”。通过卓有成效的管理,我校教育质量稳定提高。到2012年,我校小学、初中、高中三年层次毕业年级质量全面达标。

具体表现在—

小学:毕业生学业水平合格率为98.3%,超过目标0.3个百分点;优秀率为76.1%,超过目标1.1个百分点;综合素质评价合格率100%

初中:毕业生普通高中达线率为91.9%,超过目标9.9个百分点;一类高中(淮南二中、一中)达线率为31.8%超过目标11.8个百分点;综合素质评价合格率100%

高中:毕业生本科达线66人,达线率为19.44%,超过目标4.44个百分点;其中理工、文史类文化课本科达线人数为15人,;高职(专科)达线率为95.61%,超过目标30.61个百分点;综合素质评价合格率100%

三年来,我校义务教育阶段,保证学区内适龄儿童上学,入学率为100%,巩固率99%。学校教育社会满意率95%以上,满意程度逐年提高。学校对口支持田家庵区史院中心小学、史院中学。在教育科研(课题研究)、课堂教学(教学开放日)方面形成了互动交流机制。

5、激发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热情,重视教育科研特色为教育教学服务。

我校特色是教育科研。多年来,我校始终坚持科研强校的方针,丰富办学特色的内涵。学校形成了教育科研的一整套制度与激励措施,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热情很高,并从教育科研中尝到了甜头。

三年来,我校实现了年年有课题申报、立项,年年有课题结题的目标。2010年,我校有一个省级课题、三个(2009年立项的)市级课题结题。2011年,我校有三个(2010年立项的)市级课题开题,一个省级课题、一个市级课题结题,同时,“目标引领下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学习、探索取得实际成果。2011年,淮南二十六中申报了五项课题,全部立项。20121月,两项省级课题开题,3月,三项市级课题开题。特别是省级课题“基于目标下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立项后,成为学校校本教研、教师校本研修的重要内容,推动了教师专业成长,促进了教育质量的稳定提高。

教育科研推动了教师群体的专业成长。2012年,我校初中数学教研组、高中文综教研组、初中物理教研组获得淮南市第三届优秀教研组称号,毕大国、孔维军、汪令其、张海莉、周世春老师获得淮南市第二届教科研先进个人。三年来,我校共有六个教研组获得市优秀教研组称号、六位教师荣获市教科研先进个人。

我校教育科研的特色也在发挥示范辐射作用。三年来,有市二十一中等六所市属学校、史院中学等五所县区学校到我校参观学习与交流。

6、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主动、全面发展。

培养健全的人格形象和优秀的学习品质相统一的合格人才是我校的培养目标。三年来,我校学生违法犯罪率为零,文明守纪状况总体良好,杜绝了校园恶意损坏公物事件,学生集体活动安全、文明、有序,体质健康、心理健康水平提高,综合素质评价达标率为100%

我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学生搭建成长的平台。三年来,我校学生在各级各类学科竞赛和艺术、体育、书法绘画比赛中获奖456人次,其中获国家级、省级奖102人次。特别是在2011-2012学年,我校学生受到市级以上表彰以及参加学科竞赛获奖共201项,特别是在第十二届全省中小学“讯飞杯”电脑制作活动机器人竞赛中,我校小学、初中、高中组分别参加足球机器人比赛,最终取得小学组第六名、初中组第四名、高中组第五名的优异成绩,成为淮南市参加此类比赛唯一获得名次的学校。同时,在安徽省第七届中小学生健身健美操比赛中,我校代表队以16.90分荣获中学组六人操比赛第四名,这是我市代表队取得的最好名次,我校还获得了本次比赛的“体育道德风尚奖”。

7、立足校情,改善办学条件,全面实施学校标准化建设。

推进学校现代化建设,实现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我校的原则是,保证关键硬件不落后。20113月,我校田径运动场改建完成并投入使用。随着校安工程(一、二期)建设并竣工,大大改善了教师的办公条件。经过2012年暑期建设,目前,我校共有理化生实验室、探究室11个,学生分组实验的桌凳达到4人一组。

三年来,我校加快信息技术现代化的进程,建有计算机专用教室3个,数字化校园全面建成并为教育教学服务。我校校园网成为市属学校最有活力的校园网站之一,通过校园网为广大教师提供教学资源,校园网已成为广大教师不可或缺的生活范式。

8、建设有特色的校本课程,丰富学校文化内涵。

我校进一步完善学校文化观念体系,提高学校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努力建设“以教师专业发展为核心,以学生主动、全面发展为中心”的学校文化。

20109月我校开发了特色课程:小学形体课。三年来,我校积极开发特色课程:阅读课、主题教育活动课,形成了二十六中独特的校本课程。我校着力打造展示学生素质的平台,体育文化节每年举办一次,艺术文化节、科技文化节隔年举办一次。三年来,我校举办了三届体育文化节,两届艺术文化节,一届科技文化节,培养了一大批有发展潜力的学生。我校原计划到2012年进入市级文明单位标兵行列,但经过全校上下的共同努力,我校2010年就获得了淮南市第十四届市级文明单位标兵,2012年再获淮南市第十五届市级文明单位标兵。按照市教育局的计划,我校做好了创建市校园文化建设示范校的准备工作,积极迎检。

9、全面实施三年发展规划,学校办学特色更加凸显。

继续巩固多年的办学,我校形成了“以教研教改为先导,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办学特色,在第一轮规划中,我校的重点在于继续巩固,加深内涵。

具体体现在---

1)开展校本研修和课题研究为载体,加强年级组、教研组(学科组)、备课组、课题组建设。目前有六个教研组被评为淮南市优秀教研组,三年来,共有6所市属学校、5所县区学校来我校学习教育科研。。

2)开展“走出去,请进来”活动,充分发挥专家引领作用,着力打造名师队伍,每学期策划一次。学校名师队伍基本形成,目前有省特级教师2人,“国培计划”特聘教师2人,市学科带头人、市骨干教师27人,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14.4%

3)开展目标引领下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探索和实践。不仅实现了作为省级课题立项,而且成为学校校本教研、教师校本研修的重要内容,推动了教师专业成长,促进了学校教育质量的稳定提高。

4)全面落实创建市级示范高中计划及措施。201112月我校通过了淮南市市级示范高中评估验收,2012426市级示范高中正式揭牌。

三、规划实施以来获得的新发展和成功经验

经过2009-2012年(第一轮)三年发展规划的实施,我校实现了“结构合理、规模适宜,高质量、高品位、有特色、现代化的学校”的发展目标。

规划实施以来获得的新发展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有了质的提高。小学、初中教育质量始终处于全市同类学校第一方阵,高中获得了全市高考质量考核“高考进步奖”、“质量提高奖”、“艺体教学质量奖”。特别是2012年,我校小学、初中、高中教育质量全面达标,创造了近年来最好成绩。

----教师队伍和名师工程建设有了重要突破。我校现有中学特级教师2人,市级以上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27人,占全校教师总数的14.4%。此外,在市名师工作室成员选拔中,我校小学、初中、高中4个学科6位教师当选。

----学校文化和办学特色得到进一步巩固。我校校园文化体系全面形成并发挥着育人的功能,艺术文化节、体育文化节、科技文化节成为学校文化发展的载体。教育科研的学

校特色得到巩固并发挥了示范辐射作用。

----学校办学效益和品牌战略得到社会认可2010年、2012年我校先后被评为淮南市第十四届、第十五届市级文明单位标兵,20123月,市教育局正式批复我校为市级示范高中,学校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层次均有了品牌,初步实现了从知名学校向名校跨越。

成功经验或启示:

----三年发展规划符合校情,得到了广大师生的支持。从规划的制定到实施,几上几下,得到了全体师生的广泛参与,可以说师生既是规划的实施者,又是规划的受益者。

----三年发展规划引领发展,成为学校工作安排的指引。可以说学校的每一项工作都围绕实现规划而展开的,学校的机制与措施都为确保规划目标的实现而制定的。

四、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困惑

1、我校处于全市优质教育集聚区,所处的社区是淮南市政治、文化中心区域。学校占地面积太小,校舍严重不足,严重制约正常教学活动的开展。三个教育层次同处一个校园,加剧了教育教学管理难度,特别是安全管理难度在增大。

2、小学满足社区内适龄儿童上学的矛盾日益凸显;初中生源竞争、教育质量的压力面临严峻的挑战;高中正式被命名为市级示范高中后,教师队伍整体水平和教育质量提升压力进一步加大。

五、新一轮发展设想(2012.92015.8

1、办学理念

促进教师职业道德和专业水平同步提升,促进学生主动、全面、个性化发展,丰富名校文化内涵和特色品质。

2、发展目标

积极努力,实现分区办小学、初中、高中;强化内涵发展,实现名校有名师、名生、名片。

3、培养目标:培养健全的人格形象和优秀的学习品质相统一的合格人才。

4、重点发展项目

通过淮南市义务教育阶段标准化学校验收(2012年底);创建安徽省文明单位(201412月);积极创造条件,实现分区办学(20158月)。

20121022